在英国出生的儿童的入籍费用涨到1012镑:内政部是政府机构还是福利机构?
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英媒近日报道,在英国出生的儿童的入籍费用涨到了1012镑,引发了很多人的抗议:公民对于儿童来说应该是一个应得的权利而不是拿来贩卖的商品!
英媒通过自由信息法案(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获得的数据显示,内政部每月从儿童入籍费中可赚取200万英镑,约相当于每周500,000英镑,每天为71,429英镑。
政府从收到的每个儿童入籍申请中估计可获利640英镑,并且如果申请失败,申请费可是一分不退!
孩子入个国籍到底真的需要花这么大笔钱吗?
在上周开庭的一个案件当中,“英国公民儿童注册项目”(PRCBC)就称,这项申请仅需花费372英镑来处理,如今收取1012英镑简直是“非法的”高昂。
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此高昂的申请费用很可能会将他们拒之门外。
英媒援引相关人士说法称,但这还远远不够,内政部还频频拒签,吹毛求疵,逼迫申请人再次申请,从而赚取双倍签证费。
卫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针对移民和签证的费用内政部可谓是一涨再涨。然而该部门在2018年竟然拒绝了72%要求减免费用的申请人。并且在过去五年里,拒绝率也是居高不下,一直停留在72%至90%之间。
其中未成年申请人中被拒绝人数的比例也很高。仅在2018一年里,针对18岁或以下的年轻人的申请中拒绝率已高达69%。
如此不合理高昂的入籍费和内政部的服务质量之间有什么直接或必然的联系吗?这笔钱真的造福申请人了吗?
根据Liberal Democrats在2008年11月的数据显示,内政部弄丢护照这种事可不是头一次了。
数据显示,2001年2007年,内政部在邮递中,总共遗失了12200份护照。自2004年二月起,内政部将护照邮递生意从皇家邮局转交到某私营快递公司的手里并签下数百万英镑的合约之后,遗失护照就成了家常便饭。
不仅平均每天都有五份左右的护照不翼而飞之外,这还为护照黑市带来了2000万英镑的商机。
对于申请人来说,这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可真是太不划算了!
除了丢三落四之外,内政部的拖延症也是他们的老毛病了。BBC曾揭露道,在2014年1月到2017年6月之间,一份申请从提交到决策,最长曾耗时1001天。
Harjap Singh Bhangal,WRJ律师所的合作人也表示说,内政部的办公效率对很多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申请人往往不堪如此长时间的等待而选择一天内出结果的VIP服务,因此还需要支付大量额外的费用。
吃瓜群众不禁要问,内政部到底是一个政府机构还是一间“盈利公司”呢?
英媒通过自由信息法案(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获得的数据显示,内政部每月从儿童入籍费中可赚取200万英镑,约相当于每周500,000英镑,每天为71,429英镑。
政府从收到的每个儿童入籍申请中估计可获利640英镑,并且如果申请失败,申请费可是一分不退!
孩子入个国籍到底真的需要花这么大笔钱吗?
在上周开庭的一个案件当中,“英国公民儿童注册项目”(PRCBC)就称,这项申请仅需花费372英镑来处理,如今收取1012英镑简直是“非法的”高昂。
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此高昂的申请费用很可能会将他们拒之门外。


英媒援引相关人士说法称,但这还远远不够,内政部还频频拒签,吹毛求疵,逼迫申请人再次申请,从而赚取双倍签证费。
卫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针对移民和签证的费用内政部可谓是一涨再涨。然而该部门在2018年竟然拒绝了72%要求减免费用的申请人。并且在过去五年里,拒绝率也是居高不下,一直停留在72%至90%之间。
其中未成年申请人中被拒绝人数的比例也很高。仅在2018一年里,针对18岁或以下的年轻人的申请中拒绝率已高达69%。
如此不合理高昂的入籍费和内政部的服务质量之间有什么直接或必然的联系吗?这笔钱真的造福申请人了吗?
根据Liberal Democrats在2008年11月的数据显示,内政部弄丢护照这种事可不是头一次了。

数据显示,2001年2007年,内政部在邮递中,总共遗失了12200份护照。自2004年二月起,内政部将护照邮递生意从皇家邮局转交到某私营快递公司的手里并签下数百万英镑的合约之后,遗失护照就成了家常便饭。
不仅平均每天都有五份左右的护照不翼而飞之外,这还为护照黑市带来了2000万英镑的商机。
对于申请人来说,这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可真是太不划算了!
除了丢三落四之外,内政部的拖延症也是他们的老毛病了。BBC曾揭露道,在2014年1月到2017年6月之间,一份申请从提交到决策,最长曾耗时1001天。
Harjap Singh Bhangal,WRJ律师所的合作人也表示说,内政部的办公效率对很多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申请人往往不堪如此长时间的等待而选择一天内出结果的VIP服务,因此还需要支付大量额外的费用。
吃瓜群众不禁要问,内政部到底是一个政府机构还是一间“盈利公司”呢?
您的评论预览